2023年大寒和除夕在同一天嗎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正处在三九、四九时段,也是寒潮南下频繁的时间点。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年大寒和除夕在同一天嗎,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資料圖片)
2023年大寒和除夕在同一天嗎
2023年大寒時間:1月20日,星期五;
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根據中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但對于南方大部地區來說,是在大寒節氣最冷。大寒以後,立春接著到來,天氣漸暖。至此地球繞太陽公轉了一周,完成了一個循環。
2023年除夕時間:1月21日,星期六。
“除夕”中的“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爲“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爲“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舊歲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除夕”就是一年最後一天的夜晚。
大寒節氣的氣象表述
1、大範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
大寒節氣,大氣環流相對穩定,環流調整周期約爲20天。這種環流調整時,大範圍的雨雪天氣和大風冷就會多起來。東經80度以西爲長波脊,東亞爲沿海大溝,中國受西北風流控制和補充的冷空氣影響持續低溫。在我國的一些地區,寒冷不如寒冷,但在一些年份和沿海的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出現在寒冷的節氣中。因此,農作物應繼續防寒,特別注意保護牲畜安全過冬。
2、一年中雨水最少
大寒時節,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多爲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團”的諺語,說明大寒節氣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在全年的嚴寒節氣期間,華南大部分地區的降雨量與前期相比僅略有增加,華南大部分地區在5mm到10mm之間,西北高原山區在1mm到5mm之間。
大寒節氣飲食方式
從“大寒”到“立春”這段時間,氣候特點將由“冬藏”轉軌至“春生”,氣候可能時而冷風刺骨,時而又陣陣暖意。對此,根據天氣變化特點,起居、飲食、運動都要做出相應調整。
由于“大寒”與之後的“立春”相交接,飲食上也可考慮到季節變換,以吃溫性和綠色食物爲主。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如果能恰當地選擇既美味,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更易被接受。中醫認爲,冬季養生在飲食上首選溫補類食物,比如:雞肉、羊肉、牛肉等,其次可選一些平補類的食物,比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銀耳等。還可多吃點黃綠色的蔬菜,像:胡蘿蔔、油菜、菠菜等。由于“大寒”時期又適逢春節,一般家庭都會准備豐富的節日食物,此時還要注意避免饑飽失調,同時也可多吃點具有健脾消滯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還可多喝點小米粥、健脾祛濕粥等進行調理。
“大寒”節氣又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適當多吃點溫散風寒的食物,可防禦風寒的侵擾。比如:在日常飲食中常用的生姜、大蔥、辣椒、花椒、桂皮等,都具有發散風寒的功效。如果人因外感風寒輕度感冒時,還可選用“生姜加紅糖水”來治療,具有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