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春节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家家户户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節的特色美食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資料圖)
春節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1、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餃子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在北方人的血脈裏,“餃子”是奔騰的“大動脈”,缺之不可。餃子有許多吉利的寓意,餃子象征團聚合歡;同時又表示辭舊迎新之意;此外,餃子形似中國古代用金、銀鑄造的“元寶”,吃餃子便有了“招財進寶”的寓意。一家人圍坐一起一邊包餃子一邊又有說不完的話,那種溫馨的家庭氣氛才是人們至今仍然珍視餃子的最重要原因。
2、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油角
油角是廣州家常小吃的一種,各個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盡相同,有的是甜的,再有就是菜的,方法基本相同,就是所用陷料不同,甜的包糖,鹹的換成蔬菜即可。在廣東過年,油角少不了。以前,離春節還有十天廿日,家家戶戶就要開油镬,炸煎堆油角了。開開油镬炸些煎堆油角,是爲求來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油潤潤、富富足足。
3、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糍粑
糍粑同樣也是春節裏一道可口的點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爲盛行,全家人高高興興的一起打糍粑爲春節做准備,其樂融融。糍粑是以糯米爲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裏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裏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裏滾動,即可取食。口感香甜。大凡有喜事,當地人都要做紅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4、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湯圓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曆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于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爲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裏又浮又沈,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
5、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春卷
春卷是過年時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春卷又名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曆史悠久有迎春喜慶之吉兆。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的。據古書陳元靓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
6、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煎堆
煎堆華北地區稱麻團,東北地區稱麻圓,海南又稱珍袋,是中國油炸面食的一種,由于流行于廣東地區,因此也是廣東油器的一種。以糯米粉團炸起,加上芝麻而制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餡料,有些沒有。也是廣東及港澳地區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辘辘,金銀滿屋”之意。
7、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年糕
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征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另有老北京傳統老字號以“年糕錢”爲名。
8、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圍爐
在福建和台灣地區,過年很多家庭要吃圍爐,圍爐是火鍋的一種形式,守歲跨年之時,家人圍爐而坐,桌子中間一般會放一盆火鍋,大家邊聊天邊吃,氣氛熱熱鬧鬧,沸騰的火鍋寓意紅紅火火,參加"圍爐"的人,不論大小,桌上的每樣菜都得下筷子。圍爐中的`每一樣菜也都有特殊寓意,比如雞象征“吉祥如意”,魚象征“年年有余”,蘿蔔象征“好彩頭”等等。
9、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盆菜
在廣東和香港地區,有一種傳統的美食就是“盆菜”,很多家庭多年的時候全家人只做一盆菜,裏面擺上各種豐富的食材,由雞、鴨、魚、肉、蝦、蚝、貝、腐竹、蘿蔔、香菇、等十幾種原料組成,不同的家庭做法也都不一樣,盆菜裏面的肉都是提前制作好的,用煎、炸、燒、煮、焖、鹵等多種加工方式把肉和菜做熟,然後依次擺入大盆中,一家人圍著一個大盆,象征著“一團和氣”,把所有食物全部擺入盆中,而且要擺滿,最好溢出來,象征著“盆滿缽滿”,寓意新的一年能夠“財源廣進”。盆菜裏的食物也比較有講究,“雞”寓意“吉祥如意”,“魚”寓意“年年有余”,“蚝”寓意“豪氣沖天”,“鮑魚”寓意“招財進寶”等等。
10、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花馍
北方人喜愛面食,過年除了吃餃子,還要蒸很多好看的“花馍”,花馍的樣式都是比較吉利的,也展示了很多人制作面食的精湛手藝。普通家庭也要蒸各種花樣的棗花馍,擺上桌不僅好看,還有美好的寓意。
11、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粽子
粽子是廣西人過年必不可少的,廣西每年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就如同北方人家家戶戶包餃子一樣,廣西人的粽子無論是從口味還是外表來看都是非常獨特的。廣西人的粽子不同于端午節的粽子,每一個都包很大個,裏面放上豐富的餡料,廣西人包的粽子每個至少都有兩斤重,裏面一層一層的包裹著綠豆、豬肉還有糯米,粽子在廣西是一種吉祥物,很多節日都要吃粽子。
12、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面條
西北地區人們喜歡吃面條,過年的時候吃面條有長長久久的寓意。在很多地方正月初七、正月十七、正月二十七都要吃面條,有的地方在除夕吃面條,寓意全家健康長壽。
春節特色菜譜
年年有余
材料:黃魚1條、大蒜瓣30粒、姜2片、蔥3支、油6杯、高湯2杯。
调味料:酱油4大匙、白胡椒粉1/8小匙酒、太 一大匙、糖3大匙、水2大匙。
做法:1.黃魚清除內髒、洗淨,用紙巾拭幹水分。
2.油燒熱,放入黃魚煎黃,瀝幹油分盛出。
3.余油将大蒜瓣炸至黄取出,留约3???4大匙油爆香葱、姜片,再放入黄魚、酱油、白胡椒粉、酒、糖及高汤,以中火煮至汤汁浓稠,以太 水勾芡,淋些热油即可。
步步高升
材料:糖10片、年糕10片、絞肉2兩、油1大匙、酸菜絲3大匙。
调味料:盐1/4小匙、白胡椒粉少许、酒、太 各一大匙、糖1/8小匙。
做法:
1.年糕用少許油煎軟(或用烤箱烤2分鍾)。
2.用1大匙油炒香絞肉,加酸菜絲及調味料拌炒均勻。
3.將年糕包入1大匙步驟2中做好的"料,卷成長條狀即可。
十香如意菜
材料:豆幹4兩、黃豆芽4兩、胡蘿蔔、白蘿蔔1/2條、金針1兩青椒1兩、香菇2兩、海帶、劍筍各3兩。
調味料:鹽1/2小匙、麻油大匙、糖1/4小匙。
做法:
1.金針泡軟、洗淨,入鍋煮3分鍾,取出擠幹水分,與其他材料一起切成細絲。
2.用1大匙油將香菇絲、豆幹絲等炒熟,加1/4小匙鹽、1/8小匙糖調味。盛出。
3.用一大匙油炒熟豆芽、海帶絲、胡蘿蔔絲等,加1/4小匙鹽及1/8小匙糖調味。
4.將步驟2中的料倒入步驟3中混合,淋些麻油拌勻即可。
春節的傳統美食
餃子
餃子,古称“角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餃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餃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餃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习俗。吃餃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春卷
春卷也叫春餅,立春吃春餅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晉代已有“五芋盤”即“春盤”,是將春餅與菜同置一盤之內。唐宋時立春吃春餅之風漸盛,皇帝並以之賜近臣百官,當時的春盤極爲講究:“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民間也用以互相饋贈。
湯圓
南方的元宵节庆食品叫做“湯圓”,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湯圓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
年糕
年糕屬于農曆新年的應時食品,有紅、黃、白三色,象征金銀。一種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春節吃年糕,“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
魚
过年有魚喻意年年有余。所以人们还特意不把魚吃完,留到次日即新年,年年有余,去年的收获多,吃用不完,余到今年都还有,在物质贫乏的古代,这是人们对物质的渴望向往。成了现在的习俗。
春節和除夕的區別
簡單來說廣義的春節包括過年和除夕;過年和大年三十還有除夕都是同一天,除夕特指大年三十的晚上,也就是大年夜。而特定意義的春節是指大年初一,也就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
從有關資料查找,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爲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轼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除夕這一天,家裏家外不但要打掃得幹幹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挂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春節,即農曆新年,俗稱過年。
由于春節與大年緊密連接在一起,再加上時代的需求,所以,慢慢地人們將這兩個傳統節日合二爲一了。就時間來講,過年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歲尾。而春節是一年的開始,大年初一又是農曆每年的春天第一天,所以叫春節,也就是告訴人們,從這一天開始,春天來到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在以前,人們在這個時間,都稱爲過年,也就是“除夕”。由于公曆的引進,將正月初一的“元旦”移爲公曆新年的代稱,再加上六十年代以後,提倡“破舊立新”、“破除迷信”等政治因素要求,漸漸地淡化了年的所在。在最近幾年,在部分台曆、挂曆、日曆等分別印有除夕與春節的字樣。但是在公共媒體,以及宣傳等方面,都將年與春節混淆在一起了。真的不知道,相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節日“年”,是否讓“春節”代替,真的說不好。
春節飲食建議
一、高脂肪飲食是引起膽囊炎、膽結石急性發作的主要誘因。
二、飲食過飽、過鹹,酗酒、吸煙,或過度興奮都可引起血壓升高,甚至出現急性心肌梗塞及中風。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人,在年節期間還是要以清淡飲食爲宜,不吃口味重、太鹹的食物,不能暴飲暴食、飲食過量。
三、若家中有糖尿病人的話,請依照營養師飲食計劃,運用替換方式,以同等分量的年節食品取代日常同類別的食物。
四、銀發族們要注意量的節制、質的選擇、食品新鮮度及用藥一貫性等四個原則。
五、飲酒勿過量,也就是不勸酒、不拼酒、不醉酒。
六、過年期間家家戶戶准備許多零食,不管大人、小孩都會吃甜糖、瓜子、核桃,但胡育卿營養師指出,過年的食品熱量都很高,所以第二項是節制零食,也就是要拒絕零食陷阱,在看電視、聊天時吃的零食,也應算在一天的總量中。
七、民衆要多喝茶與白開水,因爲市售的低糖、低熱量飲料,一定先看營養標示,查明熱量再飲用,否則可能喝下不少熱量,過完年就可能不明不白增胖。
八、民衆在烹調時要盡量少油、少鹽、少糖。
九、慢性疾病患者及需要控制體重的人士應該限量進食含較高鹽分、糖分和脂肪的食品。
十、痛风、代谢不良的人,如果吃多了魚、肉等富含核酸及高脂肪的食品后,再喝酒或过度疲劳极易诱发痛风发作。
民從用餐要細細咀嚼、慢慢吞咽,吃飯時不說話、說話時不進食,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過硬、過粗糙、過燙、過冷、過酸或過鹹的食物都應避免,是預防腸胃功能受損的好方法,也是有腸胃障礙病人該遵守的。
大家只要注意食物衛生安全,保持飲食均衡,不要吃得過飽,不要暴飲食,適量進食賀年食品,保持生活規律,便能開心健康地歡度快樂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