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日常個人禮儀的差異 当前速读
中西方都特別注重個人禮儀,但是彼此的禮儀卻不太一樣,那麽你對雙方的禮儀知識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日常個人禮儀的差異,希望大家喜歡。
(相關資料圖)
中西方日常個人禮儀的差異
第一,從邀請的提前與赴宴的守時中看差異。
一般,不管是中方還是西方,邀請別人吃飯或者赴宴都要提前預定。
中方若是大型的婚宴請客要提前幾天以上,這是表達一種對客人的尊重。
而西方宴請也要提前通知,像答應對方的邀請後,如果臨時有事要遲到甚至取消約定,必須事先通知對方。另外,如果宴會時間是7點,你最好是6點55就要到。赴會時稍遲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過15分鍾便會給對方不重視約定的壞印象。所以,我們一定要遵守時間,這是我們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從中西方座次安排上看禮儀的差異。
古代中餐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講禮儀,循禮法,崇禮教,重禮信關于中國人的宴席座次禮儀,守禮儀,是中國人數千年的傳統。不學禮,無以立,禮的核心是人的社會行爲規範,是中餐民衆已經習慣和風俗化了的社會性行爲准則、道德尺度與各種禮節。
我國傳統作法是在排列並排的座次時,我國的傳統作法是以左爲上,即認爲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並且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在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麽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麽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而國際通行作法並排排列座次時,國際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爲上,即認爲居右之位高于居左之位。他們會注意:以主人和女主人爲中心,左手的位置爲上,靠近主人女主人的位置爲上;夫婦不應相鄰,男女依次相鄰,主人和主方陪客應與客人依次相鄰;譯員可以坐在主賓的右側。有些大型場合,也可以在主人和主賓背後,另外安排用餐;
盡管在排列座次時,國內外的基本座位法有所不同。在涉外場合排列座次時,一般均應遵守國際慣例。
第三,從餐具的擺放中看差異。
我們知道在中餐的餐具中一般只有杯子,筷子,和碗、盤子等。它的擺放就相對比較簡單。餐具的擺放是這樣的:大盤是離身體最近的,正對領帶;餐布一角壓在大盤之下,一角垂落桌沿;小盤疊在大盤之上;大盤左側放手巾;左前側放小碗,小瓷湯勺放在碗內;右前側放置酒杯;右側放筷子。
西餐中的餐具,它的用餐顺序是有外向内的,所以,他的摆放也是有外向内的。它是根据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顺序精心排列起来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盘(或汤盘),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汤匙也放在食盘右边。食盘上方,放着吃甜食用的匙和叉、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右起依次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水杯)。而餐巾叠放啤酒杯(水杯)里或放在食盘里。面包盘放在左手,上面的黄油刀横摆在盘里,刀刃一面要向着自已。正餐的刀叉数目要和菜的道数相等,按上菜顺序由外到里排列,刀口向内,用餐时按顺序由外向中间排着用,依次是吃开胃菜用的、吃鱼用的、吃肉用的 比较正式的餐会中,餐巾是布做的。另外,要注意高档的餐厅餐巾往往叠得很漂亮,有的还系上小缎带。注意,别拿餐巾擦鼻子或擦脸。
這樣看來,西餐中的餐具擺放是很有講究的,所以我們用餐的時候絕對不能失禮。要嚴格按照餐具的擺放進行用餐。
中西方社交禮儀有何差異
中國人日常見面打招呼,內容一般都是關于吃飯、去處的,這使人們感到親切。然而在西方國家,這種寒暄方式反而會使對方感覺到突兀、尴尬,甚至産生厭惡的情緒,在他們看來這種打招呼的方式像是在“盤問”,是在打探他們的私生活。對于西方人來說,日常問候只需一聲“你好”或標明時間的問候:“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又如,英國人見面一般只談論天氣:“今天天氣很好啊!”
在稱呼上,漢語中一般在對待同輩或者小輩時可以直呼其名。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在很大範圍內都可以“直呼其名”。在英語中,“先生”和“夫人”一般用來稱呼不知名的陌生人。家人之間可以互稱姓名或者昵稱,可以叫父母的名字。所有男性長輩均稱之爲“叔叔”,所有女性長輩均稱之爲“阿姨”。而在漢語文化中,一定要嚴格分清老幼輩分等關系,否則就是極其不禮貌的。
在告別語方面,中英兩種語言差距也較大。如醫生和病人告別時,漢語多數會說“多喝溫開水”“好好休息”之類的話,以此表示對病人的關切。但在西方這樣的表達往往會被認爲是唐突和冒犯,西方人一般只是簡單地用“請多保重”或者“祝您早日康複”等來表達。
中國當代禮儀的特點
1、重視血緣和親情
我國人們一直有著“血濃于水”的傳統觀念。
2、強調共性
中國人具有較強的民族感,在社會生活中強調集體主義原則,個人服從集體。
3、謙虛謹慎、含蓄內向
中國人性格一般寬厚平和,含蓄內向、忍耐力強,在與人相處時往往謙虛謹慎、克制自己。
4、講究禮尚往來
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西方的禮儀特點
1、強調個性,崇尚個性自由
2、尊重婦女,女士優先
3、簡易務實
4、平等、自由、開放
四、 国际礼仪通则
1、遵守最基本的共同生活准則
如,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 ,等等。
2、信守時約
對于約定好的事情不能無故遲到,否則是很不禮貌的事情。
3、相互諒解、求同存異
在人際交往中要和睦相處,對于不同的禮儀習俗,要以尊重。
4、入鄉隨俗
在異鄉要尊重或遵從其禮儀風俗習慣。
5、女士優先
在禮儀中體現出對女性的尊重
6、以右爲尊(以左爲尊——中國)
在並排站立、行走、就坐時,主人應主動居左,請客人居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