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播:春分是幾月幾日2023
在二十四節氣中,春風是一年之中的第四個節氣,也是春季的第四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0度,天氣逐漸變得溫暖濕潤,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進入到了明媚的春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春分是幾月幾日2023,以供大家參考!
(資料圖)
春分是幾月幾日2023
春分在2023年的時間是公曆3月21日,農曆二月三十,星期二。
春分的傳統意義
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爲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我國古代將春分分爲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也是節日和祭祀慶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周禮天子日壇祭日。《禮記》:“祭日于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現代意義:春分之日太陽光直射在赤道上,幾乎全球晝夜等長,即白天和夜間的時間相等,都是12小時。此時北極點在經曆了半年的黑夜後,在這一天初見陽光,而相對應的南極點則將在此日告別陽光。
春分習俗
1、祭日
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帝王的祭日場所大多設在京郊,元朝時建有日壇,此後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在日壇祭祀大明神(太陽)。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余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北京現在的日壇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太陽神(古稱“大明之神”)的地方。從明朝隆慶元年(1567年)起四百多年,先後有天啓,崇祯,乾隆,嘉慶,道光等五位皇帝到日壇親祀。清道光23年(1843年)後“祭日”活動逐漸消亡,至今已中斷160多年。
養生建議,春分時節,可以多吃一些紅棗等養脾的甜食,還有蜂蜜、韭菜、菠菜等,少食酸和辛辣食品。此外,每周應至少補充3次堅果類食品,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有助于提神去燥,除瘙癢等。
2、立春蛋
據說,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早在4000年前,中國就有了春分立蛋的傳統,當時是爲了慶祝春天來臨。後來漸漸演變爲一種祈求好運的傳統。
想成功“豎蛋”,可以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嘗試把它在平面桌子上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有人解釋,這跟“春分”地球地軸呈66.5度傾斜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剛好處于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很有利于“豎蛋”。據說立穩的雞蛋在沒有外界幹擾的情況下,可保持十幾天不倒。
3、吃春菜
在嶺南的一些地區,春分之日還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苋菜,鄉人稱之爲“春碧蒿”。逢春分那天,人們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
采回的春菜一般家裏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民間還有一則順口溜對此記述:“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之計在于春,在春分到來之際。面對萬物萌發,人們自然要祈求家宅安甯、身壯力健了。
4、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民間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說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5、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扡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春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筝的好時候。尤其是春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筝類別有王字風筝,鲢魚風筝,眯蛾風筝,雷公蟲風筝,月兒光風筝,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場上有賣風筝的,多比較小,適宜于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春分需要注意什麽
1、謹慎減衣
春分時節,冰雪消融,草木複蘇,無論南方北方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時節,但是這個節氣乍暖還寒,日夜溫差仍較大,且不時有寒流侵襲,因此,減衣不宜過早過多,以防著涼感冒。
2、養肝益脾
春天是肝病發病時期,大家要做好肝髒的護理,可以多吃一些綠色蔬菜,如菠菜、油菜、卷心菜、春筍、莴筍等。另外,春天肝氣旺可傷脾,因此應多食甘味的食物補益脾氣,如大棗、龍眼、山藥等,少吃酸味的食物。春分吃什麽食物最好?
3、寒熱均衡
春分時大自然陰陽各占一半,飲食上也要“以平爲期”,保持寒熱均衡。“可根據個人體質情況進行飲食搭配,如吃鴨肉、海鮮、河蟹等寒性食物時,最好佐以溫熱散寒的蔥、姜、酒等。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陽之物時,最好配以滋陰的蛋類。”